当前位置:河南热线 > 地市 > 周口 > 正文
观焦点:回归“礼”的本意——该给高价彩礼“降降温”了
2022-07-25 19:12:28 来源: 周道客户端
关注河南热线

周口日报·周道客户端记者 陈永团 彭慧


(资料图片)

核心阅读:彩礼,本意纳彩、聘礼,寓意喜结连理,既有确定婚姻关系的功能,也有表达双方情感的意义。然而近年来,彩礼问题备受社会关注,8.88万元、12.88万元、16.88万元……彩礼金额逐渐攀升;端茶钱、“五金”钱、过门钱、改口费……名目越来越多。现实生活中,为天价彩礼双方分手、为天价彩礼债台高筑、为天价彩礼家庭不睦等现象时有发生。

天价彩礼真的该“降温”了。近日,经过地方申报、调研考察、综合评估等工作环节,河南省民政厅同意将淮阳区、扶沟县、西华县等20个地区确认为全省婚俗改革试验区。省民政厅要求,各实验区要按照关于开展婚俗改革试点工作有关政策文件要求,围绕婚俗改革试点目标任务,大力推进婚姻领域移风易俗,传承发展中华优秀婚姻家庭文化,倡导全社会形成正确的婚姻家庭价值取向,遏制婚俗不正之风,不断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

彩礼是压在父母心头的大山

大暑过后,天气愈加炎热。

郸城县的程先生在微信朋友圈发了这样一段感悟:“儿子终于结婚了!彩礼给了,房子买了,车子也有了,希望你们百年好合,恩爱幸福……”配图是结婚当天拉的满车礼品和20万现金彩礼。

其实,在豫东农村,和程先生有一样经历和感悟的家长比比皆是。

作为一项婚姻礼仪,彩礼起源于西周时期的“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新中国成立之后,收受彩礼曾被认为是买卖婚姻的表现之一,法律明文废止。但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彩礼重新在农村兴起,并且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几乎每个地方都有着不成文的规定,男方娶媳妇时都要付一笔彩礼,以表示对女方的重视,但是逐渐就演变成了只有彩礼给得多,才能代表将来会对女方好,这也逐渐助长攀比之风。这种攀比让很多真正相爱的年轻人被迫分开,这种不成文的彩礼规定让现在的年轻人感到很大的压力,甚至有不少男性因为这种经济上的压力迟迟“不敢”结婚。

一些家长认为,彩礼本来就是一种形式,最重要的还是男方对于女方发自内心的好,幸福并不是完全由经济决定的,现在的高额彩礼无疑成了很多有情人之间的阻碍。为了遏制住这种不良风气,《民法典》明文规定禁止借婚姻为由索取财物,这其实就是对现在彩礼的一种限制。

彩礼是男方担不起的“负担”

传统礼节中的纳征之礼寄托着吉祥喜庆的寓意,不应沦为人人诟病的天价交易。

小虎今年26岁,毕业于河南一家大专院校,目前在周口市区一家房地产公司就职,父母都是农民,家中有一个姐姐和哥哥,姐姐已经出嫁多年,年长他3岁的哥哥已经结婚生子。

“供一个大学生还行,一般的农民家庭供不起两个。”小虎介绍,哥哥和姐姐当初学习成绩也很好,但为了给家里减轻负担,都给他“让路”,初中毕业后就外出打工了。

在工作中,小虎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个同样来自农村的女孩,虽然学历不高,但长相和谈吐都让小虎觉得满意。双方相处了一段时间,很快进入谈婚论嫁阶段。

双方父母见面时,女孩母亲提出彩礼20万元、在县城全款买楼,而且还要再买一辆新车。

“虽然说20万彩礼在我们老家不算太离谱,但我们家真拿不出这么多钱。”小虎原本的计划是贷款买房,婚后用礼金买车。最后双方不欢而散,小虎跟那个女孩分了手。

之后小虎又相了几次亲,为了避免出现“天价彩礼”的尴尬场面,他在初次见面后,都会问对方要不要彩礼、要多少彩礼。大多数相亲对象都说“肯定得要彩礼”,从十几万元到二十万都有。读过大学的小虎很反感这种习俗,“男女平等,两情相悦,何必一定要追求这种形式呢?”今年春节刚过,小虎认识了现在的未婚妻。同样大学毕业的女孩,在面对小虎有关彩礼的问题时,她表示,彩礼是中国传统仪式的一部分,还是得要的,但多少无所谓,不能让它成为二人婚后“甜蜜的负担”。

彩礼是女方攀比时的“面子”

为何彩礼的行情越来越高呢?记者在采访时发现,一些女孩的父母会把彩礼的多少,当成自家女儿的身价,甚至当成炫耀的资本。在沈丘县某乡去年就曾发生过一件事,因为男方给不上彩礼,母亲生生把女儿的婚事搅黄。

女方在县城一家医院当护士,长相也可以,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个在乡镇当教师的男孩,在双方父母“商量事”时,女方父母按照当地的“行情”提出要彩礼16万,男方说要按他们那边的“行情”只能给八万八。最终因为彩礼的问题,一对恋人就此分手。

那么女方在索要彩礼时,会根据哪些“指标”来确定金额呢?记者了解到,周口当地各县市(区)的彩礼“行情”是除住房、“三金”外差异很大,有的地方现金10万元左右,而有的地方最少是20万起步,就这还不包括“上车礼”“下车礼”“改口费”等。

“彩礼肯定不是瞎要的啊,肯定有说法。”安长领担任多年村支部书记,结合他们附近村近年来的实际情况,他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女方家多要,是觉得说起来有面子。男方家想少给,其实是怕别人知道彩礼给多了,会以为自家儿子不好。现在这些年轻人有了钱,都不知道计划,彩礼、陪嫁和礼金,很快就花没了。你说有这钱,干点儿啥不好呢?”

关于彩礼的“变迁”,在项城市经营珠宝生意近20年的赵永伟更有发言权,因长时间与即将结婚的新人们打交道,他深刻感受着近年来彩礼“行情”的飞涨。

20世纪90年代,周口本地的彩礼一般是几千元,男方买电视、洗衣机和电风扇等家电。2000年以后,除了家电、家具,现金至少一万元,寓意“万里挑一”,有的女方还会要求男方翻新或重建房子。

2010年以后,周口一些县市(区)的彩礼开始“水涨船高”,除了包括“三金”、摩托车、家电和房子,所有财物相加至少5万元,甚至有的还会要求买小轿车。而在赵永伟的印象当中,彩礼的现金部分涨到10万元以上,应该是在2015年左右。一直到现在,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彩礼基本上没有低于10万的。

彩礼不能成为陋习

在古代的订婚仪式上,男方家庭会以订婚男子的名义送给女方一份由物品和金钱构成的彩礼,其中钱为财(聘金),物为礼(聘礼)。女方收受彩礼后,也会送男方一些物品,称作回礼。彩礼中的物一般都是价高但实用的物品,回礼一般为女性亲手制作的物品。而演变到今天,彩礼却成了一种陋习。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 王留长一直关注着农村天价彩礼问题。他认为,高额彩礼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是农村适龄女孩减少;第二是攀比心重,把彩礼钱当成女孩的身价;第三是农村生活条件有了极大改善。

“高额彩礼还带来的一系列民事纠纷问题。”川汇区人民法院南郊法庭庭长付春旺表示,“高额彩礼会让已经富裕的农民致贫,因彩礼产生的纠纷还扰乱了农村的秩序,另外高额彩礼的攀比会让社会风气变坏。”

高彩礼如此之高,让彩礼失去了原有的性质,对于新人的祝福,变成了给新人添加负担。换一句话说,如果跟风了,给出了高额的彩礼,甚至通过贷款来结婚,那么之后的日子还过不过了?

付春旺表示, 高彩礼愈演愈烈了,在去年颁布的《民法典》中,对于彩礼有了明确的规定,不得以结婚为由,索取高额财物。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因彩礼引发的官司仍然较为普遍。

陋习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所以要循序渐进推动移风易俗,综合施策持续跟进,才能让彩礼回归“礼”的本意,让婚姻回归本质。目前,随着全省婚俗改革试验区工作的开展,很多人表示,今后彩礼有可能实现全国“统一价”,是到了给“天价彩礼”降温的时候了。

责任编辑:hN_2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