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南热线 > 地市 > 周口 > 正文
环球今亮点!建管互促绘锦绣 满城文明气自华——十年创建见证开发区蝶变腾飞
2022-10-13 16:11:13 来源: 中华龙都网
关注河南热线

周口日报·周道客户端记者刘彦章 李瑞才/ 文 通讯员 李清华 刘航/ 图


(资料图片)

一年一变样、三年上台阶、五年大发展、十年绘锦绣。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作为周口中心城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主引擎,开发区围绕周口“临港新城、开放前沿”发展定位,持续坚持以绿“荫”城、以水“润”城、以文“化”城、以业“兴”城,立足实际,一届接着一届干,用科学理念规划城市,用工匠精神建设城市,用绣花功夫管理城市,用绿色基底涵养城市,加快城市更新、完善城市功能,深入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加快实施管网改造、护堤修复等项目,推进辖区学校、敬老院、道路、桥梁等建设,提升城市品质;有序推进市容秩序、环境卫生、街头游园的规划建设和整治提升,持续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切实增强城市颜值、品位。十年来,开发区党工委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前瞻宏阔的“大写意”,画好“针”走民心的“工笔画”,将“人民至上”镌刻在城市发展的每一个坚实步伐中,书写在城市的街头巷尾和生动表情里,更浸润入百姓的烟火日常和诗意心田。不断提升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城市一天天变美、变高、变好、变靓,变得更温情、更文明、更加宜居宜业。

东进南扩,产城融合

悠悠十载,倏忽一瞬。十年前的开发区,城市南北干道汉阳路、五一路、八一路、朝阳路都是断头路,往南不通商水,向北老城区都要绕行,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2012年,随着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开展,开发区持续推进以产促城、以城兴产,走产城融合之路,城市建成区迅速扩大,市民在越来越多的楼宇和道路之间发现了开发区的成长故事,改变了人民对开发区的城区印象。

“健身器材、儿童设施……这里不仅景美,服务设施也更加人性化,老老少少都能来这儿玩。”距离万达广场1000多米的人民广场内,市民王女士正在带着孩子在湖边游玩,看到这样的生态美景在前些年是一种奢望。十年前,基础设施薄弱,管理手段粗放,城区功能不完善,市容市貌脏乱差,可以说是开发区辖区环境的真实写照。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游园绿地少的问题,开发区以创建为契机,深入开展城市绿化提升工程,在道路节点、小区周边等边角地、废弃地见“缝”插绿,因地制宜推进建设城市公共绿地、“小、精、特”游园25处,“五步一景、十步一园、四季有花”“十分钟便民生活圈”“推窗见绿、移步有景”,开发区群众这个梦想已经实现,公园、河道的各种景观成了市民的打卡地。

为提升城市品质,十年间,开发区先后打响“两违”治理、棚改区改造、文明城、卫生城、园林城市创建攻坚战,先后实施五一路南通工程,工农路、中原路、朝阳路、汉阳路、富民路和八一路联通商水工程,制约开发区跨越发展的7条“断头路”被打通;对太昊路、莲花路、中原路、开元大道、周项路、工农路、创业路、德兴路、昌盛路、金穗路、朝阳路等11条道路进行提升改造;新修建道路22条,总长度约23000m,雨水管网长度约35000m,污水管网长度约32000m,修建垃圾中转站9座、公厕47座(其中道路公厕27座,城中村公厕20座);对16个街区背街小巷及配套市政设施进行改造,总长度约17513米,对莲花路小学家属院和福临门佳苑老旧小区进行整体改造;道路新建及提升改善了出行环境,创建引领爆发出磅礴动能,辖区十年间绿化面积达到 959788平方米,绿地率达到42%,绿化率提升至如今的80%以上,开发区建成区面积由十年前的不到15平方公里扩大到如今的43.8平方公里,“宜居宜业城”已是名副其实,万达广场、八一路跨高速大桥、开发区人民广场、铁道公园已经成为网红打卡处、城市新地标。

旧貌新颜,十年巨变

城因水而兴。开发区按照“因地制宜”“一河一策”的治理思路,对城区所有河道进行清淤整治,黑臭水体全部消除,沿河沿湖公园成了打卡地,“河畅、路通、岸绿、景美”的河道生态环境正在形成,“绿肺”功能凸显……十年来,开发区还先后购置环卫清洗清扫作业机械车辆60多辆,坚持“以克论净、深度清洁”环卫工作新模式,实施环卫一体化服务,建立生活垃圾限时清理、“门前三包、门内达标”、机动保洁等制度,高标准、严考核,确保城市环境卫生达到“双十”标准(即每平方地面浮尘不超过10克,地面垃圾滞留时间不超过10分钟),实现清扫保洁全域覆盖,机械化作业和水洗机扫覆盖率均达到95%以上。

大力推进“厕所革命”,新建水洗厕所,拆除旱厕,对外开放沿街公共机构内部厕所,完善更新公厕内外标识标牌,有序分布的“星级”水冲公厕,极大地“方便”了群众,让大家如厕不再难……城市公共区域卫生比很多百姓庭院打扫得还干净,辖区道路标线清晰、路面干净,绿化隔离带、行道树池内无垃圾、无塑料袋、无纸屑等废弃物在开发区形成常态。

“住了几十年的老街道越来越有韵味,公园游园越来越多,道路两旁绿化越来越精致。现在的日子真是很舒心啊!”家住朝阳路北段的李先生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他对开发区近年来城市面貌的巨大变化赞不绝口……十年间,开发区旧貌换新颜,城市形象、市容秩序、人居环境、生活品质得到全面提升,背街小巷治理实现常态常新,与中心城区一道昂首迈进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国家园林城行列。

夜幕降临,如意湖畔游人如织,河畔美景与周边小区内的灯火交相辉映;华灯初上,沙颍河湿地公园南岸(一期武胜大道至周口大道段)流光溢彩、美景如画,湖河游园与城市生态文明,相辅相成、融合发展,锦绣开发区如诗如歌。

创建引领,产业集群

一条条城市干道横纵交错,一幢幢商住楼宇鳞次栉比,一个个建设犹酣的项目恰是催人奋进的战鼓,一座座高标准厂房成为加快发展的引擎……持续创建、持续优化环境也给开发区带来的丰厚的回报。十年来,开发区持续坚持工业强区发展战略,聚焦新基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产业、新业态,打造新经济发展新高地。开发区严格对照“对外开放、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统筹协调、发展质量”考核指标,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支持周口经济开发区、周口港口物流产业集聚区按照‘一区两园’模式‘打捆’创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把开发区打造成对外开放的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向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起冲刺。

城区没有产业支撑,再漂亮也只是“空城”;产业没有城市依托,再高端也只能“空转”。在推进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唯有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城市方能保持活力、持续发展。十年来,开发区围绕“创建一个国家级开发区平台,主攻‘两大主导+战略新兴’产业,壮大‘四大产业集群’,建好‘六大园区’”的产业发展规划,持续主攻“食品加工和金属新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生物技术”两大主导产业,壮大健康食品、电子信息、新型材料和生物医药“四大产业集群”,建好豫沪合作周口示范园、周口数字经济双创孵化园、周口青网科技产业园、健康食品产业园、金属新材料产业园和生物医药产业园。产城融合催生了一座充满生机活力、宜居宜业的产业新城,产业众多、项目集聚、链条完善的开发区已迅速成长为中心城区经济发展的最前沿、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和排头兵,为周口高质量跨越发展增添了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开发区按照市委、市政府发出的“创则必成、创则必胜”动员令,围绕新的创建细则和测评标准,秉承“创建惠民、创建为民、创建靠民”理念,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精准描绘着“碧水蓝天、园融着林、林映着城、绿色精致”的城市生态画卷,向着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目标迈进。①6

责任编辑:hN_1324